入沈3載余,落子16個。
遼寧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(以下簡稱“遼洽會”)于11月13日至17日在沈陽舉行,借本屆“遼洽會”東風,沈陽市政府與融創的戰略合作進一步推進。
據悉,11月12日,沈陽市政府就三個投資項目與融創簽署《沈陽市政府與融創中國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》,未來,融創將繼續秉承“美好城市共建者”的使命與責任,全面參與沈陽城市共建。
簽約儀式上,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表示,融創中國非常愿意在沈擴大投資,不斷豐富業態,助力沈陽高質量發展。
合作框架 開啟多元發展新篇
2017年是沈陽的關鍵之年。
這一年,中國(沈陽)自貿區正式揭牌;這一年,國務院對沈陽城市總體規劃進行批復。
也是這一年,融創入沈,投入到蓬勃的城市建設中來。
據悉,沈陽是融創中國布局東北地區,積極參與新一輪全方位振興的重要城市,入沈3年多已建設16個項目,實現了“全域布局”和“多元產品線”的格局。2020年,融創中國全面升級在沈陽的布局,在今年3月5日沈陽市重點招商項目“云簽約”上,沈陽市政府與融創中國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。
借此次遼洽會,沈陽市政府與融創再就融創文旅城、東北亞國際商旅度假區和生物醫療科技產業園項目進行了簽約,涵蓋文旅、商旅度假、醫療康養,標志著融創將加快多元產業布局在沈陽落地,打造具有北方特色的文旅小鎮、智慧健康中心、城市休閑度假目的地。
不僅如此,2020年融創還加速了在沈陽的開發建設,下半年,融創在沈陽同時推出了4個高品質住宅項目。從人居升級到產業導入,2020年融創為沈陽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,也展現出加大投資沈陽、賦能城市發展的決心和信心。
從引領人居產品迭代升級,創新美好生活方式,到推動區域發展和城市更新,融創僅用三年多時間就已成為走在前沿的行業引領者和城市共建者。
品牌煥新 進階“美好城市共建者”
融創創立于2003年,17年穩健發展歷程,融創圍繞“地產+”布局,通過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,整合優質資源,不斷拓寬美好生活的邊界。
作為主業的融創地產,旗下擁有壹號院系、府系、宸院系等產品;在文旅、會議會展行業,融創已是中國知名文旅產業運營商和會展類項目持有者及運營商;在文化和醫療康養板塊,融創也通過整合國內外優質資源,攜手合作伙伴,不斷助力國家影視工業的升級和醫養新興產業的快速成長。
隨著國家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,融創的產業能力和獨特優勢獲得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和發揮空間。
2020年,融創將企業定位從“中國家庭美好生活整合服務商”升級為“美好城市共建者”,依托地產、服務、文旅、文化、會議會展與醫療康養六大板塊協同效應,融創有能力為城市發展提供產業動力與資源支持,全面參與中國美好城市共建。
從建造好房子到營造好生活,再到以產業布局為城市發展提供新動能,融創已具備城市開發與產業整合運營的綜合能力。
這點與正在擔任振興東北事業的沈陽乃至哈爾濱、大連等整個東北區域不謀而合。
今天,已有超過30000戶沈陽家庭,享受融創式美好生活。融創通過在社區中精心設置歸心社群并精心運營,海貝社、樂活社、多彩社和楓葉社覆蓋全齡段業主組織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,為沈陽帶來“有家、有生活、有知己”的歸心生活方式。
依托強大運營能力 共建美好沈陽
2020年融創在新的戰略合作階段,站在了沈陽產業升維、高質量發展推動全方位振興的高度,展現了更宏大的發展格局。在機遇和挑戰面前,融創正以更大的資金和資源投入來深耕城市,以多產業并舉賦能城市發展。
三個新簽約項目,涵蓋了三個新產業領域,“美好城市共建者”的新身份,如何體現?新定位帶來更多關注和思考。從新項目出發,可以更直觀地感受融創的城市開發與產業整合運營領域的綜合能力。
據介紹,沈陽市政府此次與融創簽約,是希望通過這三個新產業項目建設,為沈陽完善城市配套、豐富城市文化,推動文旅、度假、康養產業發展、增加就業崗位、促進消費活躍經濟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。
擬落位于蘇家屯區的重點投資項目融創文旅城,是本屆“遼洽會”上備受矚目的焦點。這個投資、規模大,業態豐富的文旅項目,將人們的目光吸引到融創文旅板塊。
備受矚目的原因來自于融創強大的文旅運營能力。據悉,目前融創在全國已布局12座文旅城、 4個旅游度假區、8個會議會展中心、25個文旅小鎮,其中涵蓋49個樂園、48個商業及近150家高端酒店。人們期待強大資源、業態、經驗和開發運營能力融入到沈陽項目中,為遼寧乃至東北區域呈現一個文旅新地標。
融創在沈陽的多元化布局,已經從戰略意圖迅速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。
依托六大板塊協同效應,通過產業引擎的打造、美好社區的營造,以及積極踐行社會公益三大途徑,全面參與美好城市共建。未來,融創將秉承“美好城市共建者”的使命與責任,持續發揮自身產業優勢,聚集更多優質資源,助力產業與城市的協同發展,拉動城市居民就業,提升居民和家庭幸福指數,共同建設有高度、有溫度的美好城市,實現人、產、城的和諧共生。(孫蒙蒙)
內容搜集整理于網絡,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說法或者描述。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其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證或者承諾,并且本站對內容資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,請讀者自行甄別。如因文章內容、版權和其他問題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郵箱:43 520 [email protected] 進行刪除處理,謝謝合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