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一兩年來,最為火爆的汽車細分領域,莫過于插混市場。這一次自主品牌唱主角,外資淪為配角。比亞迪等自主車企,基本壟斷了插混市場,可以說實現了彎道超車。這到底是為什么呢?
1. 最火爆的汽車細分領域
疫情黑天鵝和供應鏈危機的肆虐之下,汽車市場哀鴻遍野。車市寒冬之中,一股史無前例的新生力量噴薄而出。插混這個原本邊緣化的細分市場,用持續暴漲的銷量,以“奇跡”般的騰飛姿態,燃爆了整個汽車行業。插混車型2020年在車市的銷量占比僅為1.3%,2021年暴漲107.7%,占比提升至2.7%。進入虎年,插混車型繼續勢不可擋,1月銷量增幅達到198.3%,2月更是高達338.6%,是純電車型增幅的兩倍多,潛力無限。
2. 自主品牌壟斷插混市場
2021年是插電車型爆發的元年,這一場插電盛宴的“始作俑者”,正是新能源引領者比亞迪。2021年1月份,比亞迪DM-i超級混動橫空出世,發布即量產,秦PLUS DM-i、宋PLUS DM-i、唐 DM-i三箭齊發,從此開啟了混動市場的井噴之勢。中汽協數據顯示,2021年我國插混汽車銷量為60萬輛,同比增長143.2%。而比亞迪同期DM車型銷量高達27.3萬輛,占據插混市場的半壁江山。
之后,長城、吉利、長安、奇瑞等自主品牌快速跟進,進入插混市場,將這場時代盛宴推向高潮。以比亞迪為代表的頭部車企,開始在插混市場合力圍攻外資品牌。美系、德系等車企,在混動領域乏善可陳,暫且不表。一向在混動領域強勢的日系品牌,例如豐田、本田也在比亞迪等自主品牌面前也敗下陣來。日系在油電混動的輕混市場表現尚可,但是在插混市場銷量很低,已然潰不成軍。
3. 核心技術便宜4萬
無論是從銷量還是技術上,在插混領域,自主品牌已經實現對外資的彎道超車。首先,比亞迪等車企推出的混動核心技術,打破了日系車企的專利壁壘和技術壟斷,而且明顯更為先進。無論是過去號稱“天下第一”的豐田THS,還是本田i-MMD,都是以“以油為主”,本質上是油車。而比亞迪的DM-i則是以“以電為主”,本質上是電車。這種技術代差,才是比亞迪插混車型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。
其次,自主品牌混動核心技術的成本更低,在四五萬左右,而外資品牌則普遍高達七八萬元。數據顯示,比亞迪宋燃油車起售價11.58萬,插混車為15.28萬,兩者相差不到4萬。還有比亞迪秦、帝豪的情況也差不多。反觀外資品牌,卡羅拉燃油車起售價10.98萬,插混起售價20.78萬,兩者相差近10萬元,帕薩特和寶馬5系也是如此。自主品牌憑借著成本優勢,其插混車型具備更強競爭力,所以消費者接受程度更高。
為何外資品牌插混技術成本居高不下呢?外資傳統車企在新能源,尤其是插混方面的布局普遍落后,日系執著于HEV輕混,歐美系則看不上混動。這種滯后性導致外資品牌在插混方面缺少技術儲備,無法構建規模效應,沒有完備的供應鏈體系。反觀自主品牌,尤其是比亞迪從2008年就開始深耕混動技術,在核心三電技術方面全球領先,而且具備完善且自主的供應鏈體系,由此才能實現插混技術與成本的關鍵平衡。
內容搜集整理于網絡,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說法或者描述。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其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證或者承諾,并且本站對內容資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,請讀者自行甄別。如因文章內容、版權和其他問題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郵箱:43 520 [email protected] 進行刪除處理,謝謝合作!